泰德美術館 / Tate Britain

  泰特美術館是英國國立博物館,收藏英國與現代藝術,在英格蘭有四個據點:泰德英國美術館(1897年成立、2000年重新命名)、泰德利物浦美術館(1988年)、泰德聖艾富思美術館(1993年)以及泰德現代美術館(2000年),另外還有一個互相搭配的網站:泰德線上(1998年)。

  以十五世紀至今的英國繪畫和世界各國現代藝術著稱的泰德美術館(Tate Gallery ),是倫敦最受歡迎的美術館之一。近年來,由於英國對當代藝術的推廣不遺餘力,藝壇新秀備出,美術館界也急起直追,2000年的夏天,泰德美術館新的現代館 (Tate Modern) 開幕,等於是向全世界愛好藝術的人士宣告這個戲劇性的變化,同時也揭開了英國現代藝術新紀元。  

  1897年泰德美術館成立之初,以收集英國藝術家作品為主,二十世紀初開始收藏法國、義大利繪畫,而後因為現代作品日益增多,展覽的空間不足,而有擴建新館的計畫。泰德美術館知名的收藏包括前拉斐爾畫派、泰納、康斯坦堡,一直到法藍西培根、大衛哈克尼等重要英國藝術家的傑作,同時也收藏印象派大師塞尚、高更、梵谷到馬蒂斯、畢卡索等人的作品。將泰德畫廊一分為二之後,原來的泰德美術館改名為泰德英國藝術館 (Tate Britain),以展示英國藝術為主,而新的泰德現代館則以二十世紀的藝術為主,收藏國際性的藝術品。 

  新美術館改建的計畫是由The Herzog & de Meuron (Jacques Herzog & Pierre de Meuron) 建築師事務所負責,這兩位年輕瑞士籍的建築師,以簡潔、精確的空間概念在眾多世界級的建築師事務所中脫穎而出贏得競圖。據說,他們的作風是所有競圖的計畫中最自我節制,根本沒有更動建築物的外貌。內部的空間設計一方面尊重歷史,保留了象徵工業美學的工廠內部結構,一方面以改造新的「材料」和「光」來製造未來感。而美術館頂樓特殊的長廊,在夜間打光時,可以說是一座都市裡的「藝術發電廠」。

   當年,泰德美術館在決定尋找新址擴建新館時,曾探訪不同的美術館(他們暗中以紐約的現代美術館為競爭對手),與不同世代的藝術家討論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空間。其實,大多數當代藝術家最喜愛的展示空間,無非就是大而開放的空間,足以讓他們的作品尺寸可以擁有毫無限制的想像。而通常在大都會的市中心,要找到這樣的展覽空間非常困難,因此泰晤士河南岸的計畫,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,讓荒廢的廠房在舊社區重生。所以泰德現代館雖然沒有太戲劇性的建築結構,卻贏得藝術界的掌聲。

  藝廊外面有條小小的樓梯,沿路直上便可到達藝廊的大堂。泰特藝廊主要收藏各國十九、二十世紀的繪畫和彫刻品,由畢加索、馬蒂斯、波洛克以至透納和原斯特伯的作品都有。藝廊還定期舉行專題展覽和其他活動,在藝壇上頗為活躍。

 

泰特線上美術館 官網:https://www.tate.org.uk/britain/